西亚特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昌邑市柳疃丝绸中国丝绸百花园中一朵瑰
TUhjnbcbe - 2023/9/23 20:13:00

丝绸是历史文明的结晶,是扮靓人类的彩霞,是中华民族的骄傲。山东潍坊昌邑柳疃丝绸是中国丝绸百花园中一朵瑰丽的奇葩。昌邑是历史上著名的丝绸古镇,由于其丝织业多集中在柳疃一带,因此外地人多称昌邑丝绸为柳疃丝绸即“柳绸”。清末民初,柳绸发展进入兴盛时期,产品畅销海内外,“丝绸之乡”美名也随之远扬。因此,丝绸之路上有它靓丽的身影,我国丝绸史上也有它浓墨重彩的篇章。

昌邑自古就有丝绸古镇之称,这里的丝绸以“轻薄如纸,柔轻如绵,坚固耐穿”闻名于世。据《昌邑县志》记载:周朝时,柳疃附近就养蚕织帛,捻线就织。清代以织柞茧绸为特色,清末民初最为繁荣。当时的繁荣景象在近代经济史书中多有记载。阮湘著《中国年鉴》指出:中国之茧绸业茧绸产地,以山东为第一,河南、四川次之,贵州、广东、奉天又次之。山东重要产地以柳疃为第一,栖霞、牟平次之。年王元鋋著《野蚕录》载:今之茧绸,以莱为盛,莱之昌邑柳疃集,为丝业荟萃之区,机户如林,商贾骈毕,茧绸之名,溢于四远。除各直省外,至于*、回疆、前后藏、内外蒙古,裨贩络绎,不绝于道。镖车之来,十数里衔尾相接,其银价,比邻境恒低一二百文,邻境之购银者,无不唯柳疃之是趋,以区区一市镇,而有炉房八家,其输入者可知矣。

昌邑北部多沿海滩涂,素有渔盐之利。这里自古就有发展渔业、盐业的独特优势,人们除自给自足之外,很多还用作商品交易。因为交通方便,明朝后期,很多昌邑人开始进京经商。当时柳疃一带的商人买卖的商品主要是棉布。清朝嘉庆年间,柳疃“寨子布”已成为北京的名牌棉布产品。在贩卖“寨子布”的同时,柳疃商人还把当地的柞丝绸也带到了北京,由于这种产品质厚结实且价格低廉,因此受到社会底层民众的青睐。

柞丝绸是用山上放养的柞蚕丝织出的土绸,这种柞蚕织成的丝绸相较于家蚕绸相比,价格低廉,结实耐用,生产成本低,人们也称为山线绸、山绸、山茧绸。至嘉庆末年,部分掌握了纩丝和织绸技术的昌邑人直接把东山(胶东之牟平区、栖霞市、乳山市一带)和关东的柞蚕茧购回,自己纩丝,自己织绸,并运到北京出售。由于柳疃绸比东山绸织工细密,色泽光亮,手感舒适,又是柳疃人自己经销,所以北京人称这种绸为柳疃丝绸。由此,柳疃丝绸便以一种独立的品牌丝织品跻身于我国近代丝绸市场。

初期引进东山茧绸时,柳疃丝绸采用的是“打捻绸”,即用纺车纺线、用木机(也叫“腰机”)织绸。由于丝绸需求量不断增加,逐步改用“手拉梭”,纺线也有了脚踏纩车,使柞绸产量和质量都有了显著提高。19世纪初,柳疃丝绸品种逐渐增多,质量不断改进,当地织工先后织出了明丝绸、老宽绸、二十码、一六绸、大*绸、小*绸等,深受市场欢迎。各地的商人纷纷来柳疃做丝绸买卖,他们把买到的绸子加工炼漂后,绝大部分运往北京,名曰“京庄绸”,再由北京的商人加工染色后销往俄国等地。

络丝

年,“福盛店”成立,成为柳疃街上第一家与丝绸有关的商号。随后,“广盛店”“双盛合”“公聚栈”“合盛栈”等19处商号相继开设营业。这些丝绸庄从东三省南部和本省东部南部山区等地购进柞丝,然后发放给当地农户加工织绸。柳疃丝绸业逐渐向鼎盛发展。

年,都昌街道双台社区岞埠村徐忠绍、徐长庚等人首开携带柳疃丝绸到印度尼西亚和新加坡销售之先河。而后,都昌街道双台社区南裴村杨茂春家族几代人到南洋卖柳疃丝绸。几经磨难,取得成功,并带动昌邑附近潍县、平度、安丘等地的老乡们下南洋卖丝绸,有的甚至远到澳洲、非洲等地,拓宽了柳疃丝绸在海外的销售市场。之后又由上海、香港等地开始逐步把丝绸扩展销往美、英、法、日、意、德等国家。鼎盛时期,销往世界19个国家和地区,使昌邑成为闻名遐迩的“丝绸之乡”和“华侨之乡”。

丝绸木机

年,因外国人造丝涌入,俄国闭关拒绝外货输入,南洋各岛重税抵制,辽宁柞茧原料被日攫取,织绸质量下降等原因,柳疃丝绸开始出现衰退。年,日寇侵华,柳疃丝绸从此开始一落千丈,濒临绝境。

年,昌邑县在解放区内成立了柳疃丝绸店,县*府采取了委托加工、计划订货、统筹包销及发放贷款等措施使丝绸业得以恢复。年1月,县内第一个丝绸生产合作组织“利民丝绸生产合作社”在高隆盛村建立,此后,各丝绸生产合作社相继成立。

年1月25日,柳疃建新染厂、联成染厂、义兴染厂、兴华炼坊、成记炼坊、长兴合炼纺、建华戈线厂、复兴信炼坊统一合并成立公私合营的“昌邑县供销合作社柳疃经营店”。年改名为昌邑县丝绸加工厂,年改为山东省昌邑县丝织一厂。

年8月,组建昌邑县第一丝绸合作工厂、昌邑县第二丝绸合作工厂、昌邑县第三丝绸合作工厂。年8月,三个合作工厂改为昌邑手工业合作社联成社丝织厂,简称县联社丝绸厂。年3月改名为山东省昌邑县丝织二厂。

年1月,为解决丝绸印染漂炼的水质、排污等问题,经上级有关部门决定,将昌邑县丝绸加工厂的印染车间和昌邑手工业合作社联成社丝织厂的漂炼车间合并,组建成“昌邑县丝绸印染厂”,厂址在县城利民街西。

年,柳疃丝绸技艺被命名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改革开放的浪潮,带来了昌邑丝织业的重大变革,华裕丝绸有限责任公司及华信丝绸有限责任公司等逐渐发展成为现代化的丝绸生产企业。古老的昌邑柳疃丝绸又焕发出新的无穷魅力。

丝绸是中国古老文化的重要象征,为中华文明织绣灿烂篇章。作为我国丝绸家族重要成员的昌邑柳疃丝绸,把“山绸”这种有着几千年历史的土产品,不断改进技术、改良工艺,织成华美大方、冬暖夏凉、结实耐用的“府绸”,把“茧绸”从自给自足的封建经济中解放出来,发展成为在市场经济中充满竞争活力的“昌邑柳疃丝绸”名牌商品。勤劳智慧的昌邑人民,以敢为人先、吃苦耐劳、勇于进取的精神,乘着一艘艘船舶,承载着对未来的憧憬,背着一个个绸包,背负着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漂洋过海奔向世界各地,为经济发展和文明交融做出了重要贡献。

1
查看完整版本: 昌邑市柳疃丝绸中国丝绸百花园中一朵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