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杜波,厦门大学嘉庚学院讲师;
庄晓敏,厦门大学嘉庚学院副教授。
本文摘自《从器官到风景——“德国有机建筑”的住宅设计辨析》,原文刊登于《建筑师》杂志年10月刊,总第期P-。头条版已略去文中所有注释、图片来源、参考文献等信息,正式版本以原文为准。
介绍雨果·哈林、汉斯·夏隆和李承宽为代表的“德国有机建筑”流派的理论,并选定住宅案例进行设计解析。将“德国有机建筑”置于现代主义的语境中,通过与密斯·凡·德·罗对比辨析其空间概念,与勒·柯布西耶对比辨析其功能概念,与弗兰克·劳埃德·赖特对比辨析其有机概念,厘清“德国有机建筑”的理论范畴和设计语汇。提炼出“德国有机建筑”从自明性的器官逻辑(哈林)到互成性的风景导向(夏隆和李承宽)的发展脉络,并试图探讨其界限、矛盾和张力。
目录概览
一、引子:魏森霍夫的曲直二、空间之辨:“流动”与“疏导”三、功能之辩:机器与器官四、形态之辩:阳光与风景五、有机之辩:机制与机体
一、引子:魏森霍夫的曲直
“我已经为斯图加特做了所有的前期工作,但我不同意密斯的观点:他把一切都丢给了其他建筑师,这就是我退出的原因……密斯已经发现了他的权威,不再希望听到我的反对意见或我的其他意图。”
年9月,雨果·哈林(HugoH?ring)面对密斯所确定的最终场地规划方案,在愤慨中退出了魏森霍夫住宅展(Weissenhofsiedlung)。该项目基地位于德国斯图加特近郊山坡一侧,坐西朝东,弧形等高线沿山坡跌落成南北狭长的S形场地。早期方案(图1-1)由哈林主导,住宅群顺应地形沿等高线布局,住宅单体为曲线形和L形院落组合而成,彼此邻接或咬合形成整体有序的肌理。最终方案(图1-2)由密斯主导,彻底摒弃了哈林第一轮因地制宜的“有机肌理”,将建筑拆分为大小不一的方盒子,依轴线阵列布局,住宅单体彼此独立而自足。哈林拒绝密斯那种“一切丢给其他建筑师”的做法,认为密斯放弃了一种真正使总平面一体化的机会,相反被构想为自足物件的建筑主导了场地的布局。
图1:魏森霍夫住宅展的两轮方案(年)
魏森霍夫住宅展是现代建筑史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事件,由德意志制造联盟(DeutscherWerkbund)发起,并由密斯和哈林等“环社”(DerRing)成员主导,直接推动了第二年“国际现代建筑协会”(CIAM)的成立。密斯在这里召集了当时欧洲不同背景的建筑师,共同完成了16座“白色派”的“方盒子”,奠定了现代主义的标准语汇,也成为“国际式”的先导范例。魏森霍夫住宅展更是一场精心的“广告”,是密斯、柯布西耶和格罗皮乌斯为首的现代主义“先锋”的集体亮相,隐没了哈林“保守”的场地方案,同时也排斥了阿道夫·路斯(AdolfLoos)、埃里克·门德尔松(EricMendelsohn)、海因里希·特森诺(HeinrichTessenow)等人的“非现代”的作品,只有“漏网之鱼”汉斯·夏隆(HansScharoun)的方案回应着哈林的余音。
与语焉不详的赖特、谨言慎语的密斯、写“小册子”的柯布西耶不同,哈林是同时代“唯一制定完整理论”并终其一生贯彻的建筑师,其理论通常被称为“有机建筑/德国有机建筑”(OrganhaftesBauen/GermanOrganicBuilding),向上可溯源到美国赖特的“有机建筑”(OrganicArchitecture),向下则由夏隆和李承宽传承有序,三人甚至成立了一个“联盟”。如果说以密斯为代表的现代主义(国际式)是20世纪主流的“阳关道”,那么哈林的有机建筑的“独木桥”亦呈现了另一番的空间、功能、概念和形态的思辨。
二、空间之辨:“流动”与“疏导”
魏森霍夫住宅展的场地规划凸显了密斯和哈林对外部场地的不同理解,而在对建筑内部空间的理解上二人亦是泾渭分明。密斯晚年接受采访提到他与哈林的关系——“在一个建筑中每种功能都需要被分配特定的空间,对我来说过于夸张了。‘把你的空间做大吧,雨果,’我跟他说过,‘这样你就可以在空间里做你任何想做的了。’”
哈林和密斯早期关系融洽而共用办公室,且一起推动了“环社”的建立,然而对现代建筑和空间的理解差异却让二人分道扬镳。密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