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工信部中小企业发展促进中心正式启动开展“专精特新产业学院”建设工作。
作为专精特新产业学院的建设方,工信部中小企业发展促进中心将搭建政校企行资源汇聚的平台,推进专精特新企业、关键产业链龙头企业、行业协会、产业园区等单位同高校深度合作,共建特色示范性的产业学院。
工信部关于组织开展“专精特新产业学院”建设的通知
红星资本局从工信部中小企业发展促进中心了解到,从通知发布后的几日来看,已有数百家高校在积极咨询相关事项。目前该中心的计划是11月份对申报学校进行梳理,后续在搭建专精特新产业学院指标体系的基础上,对学校来进行验收或者指导。明年,专精特新产业学院将迎来首批“验收期”。
专精特新产业学院有何不同之处?将要培养怎样的人才?专精特新企业又将在其中扮演怎样的角色?对此,红星资本局专访工信部中小企业发展促进中心中小企业人力资源发展研究所所长嵇峰,她表示,专精特新产业学院要实现需求和资源“精准定向的匹配”。
定向培养应用型复合型创新人才
“产业学院并不是新鲜事物,有些应用型本科和职业院校,他们在产业学院里面的探索和实践还是走在前面的。”嵇峰表示。
年7月30日,教育部办公厅、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联合发布《现代产业学院建设指南(试行)》。其中提到,现代产业学院,是指为了培养适应和引领现代产业发展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复合型人才、创新型人才,以应用型高校为重点,在特色鲜明、与产业紧密联系的高校建设若干与地方政府、行业企业等多主体共建共管共享的产业学院。
↑资料配图据图虫创意
而专精特新产业学院,则是把重点更贴近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发展方向。“目的是为了通过产业学院的形式,为我国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发展培养更多技能型的人才。”嵇峰指出,专精特新产业学院就是要解决人才在供给侧需求侧两端的结构性矛盾。
“专精特新企业的用人需求往往是以高技能型为主,所以我们要培养的人才重点放在应用型复合型创新人才上。”她表示。
鼓励高校联合地方共同申报
红星资本局获悉,专精特新产业学院项目计划围绕《优质中小企业梯度培育管理暂行办法》明确的重点产业领域,在全国范围内分批遴选办学基础扎实、产业服务能力强的高校,联合“专精特新”企业、关键产业链重点龙头企业、地方(地市级以上)中小企业中心、行业协会、产业园区等单位,依托学校优势特色专业,共同建设至所专精特新产业学院。
嵇峰表示,在中小企业梯度培育中,优先支持工业“六基”领域(核心基础零部件、核心基础元器件、关键软件、先进基础工艺、关键基础材料、产业技术基础),这也是专精特新产业学院要围绕建设的重点领域。除此以外,还有制造强国十大重点产业领域和网络强国建设的信息基础设施、关键核心技术、网络安全、数据安全等领域。
专精特新产业学院建设的主体是应用型高校和职业院校,在一所高校里面,原则上只建一所专精特新产业学院。“我们鼓励高校联合申报,比如联合地市级或者地市级以上的中小企业服务中心,中心可以对接一些资源,更好实现产业与教育的联动。”
嵇峰介绍,专精特新产业学院是在高校办学制度框架下,以高校二级学院或者若干与专精特新产业链相关的专业群,在校内联合专精特新企业共同组建一个虚拟或者实体的特色型产业学院。
嵇峰还特别提到了地方的产业布局情况,这也是专精特新产业学院建设的其中一个因素。“一定是结合地方的经济发展需求和产业结构的特点,再根据学校本身的优势专业,来确定专精特新产业学院的建设方向。”
企业深度参与产业学院建设
在产业学院的建设中,专精特新企业应该扮演怎样的角色?嵇峰归纳了三点:反映产业的人才需求,汇集企业的资源要素,发挥企业在产教融合中的重要主体作用。“专精特新企业应该是深度参与产业学院的建设,最终达到和产业学院共建共享的效果。”
嵇峰提到了一个现象,调研中他们发现毕业生适应企业工作岗位的时长比较久,有些甚至达到半年至一年的周期,这也是企业想迫切解决的问题。
“有些学校对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引起的岗位能力的要求变化,把握是不及时的。但这并不是院校的问题,因为技术迭代确实很快。”嵇峰表示,这也是专精特新产业学院要解决的,让问题从“就业端”往前推到“育人端”解决。
↑某大学开办的科技产业企业与大学合作研究基地据图虫创意
这也体现了专精特新企业深度介入的重要性。“专精特新企业是介于大型企业和普通中小企业之间,它对人才需求特别有代表性,不但能够反映创新人才的特质、人才的使用标准,同时它也能够起到快速预警的作用。”
嵇峰继而解释,这种预警针对的是产业急需的紧缺岗位及数量。专精特新的企业走在行业前沿,往往反应很快。
嵇峰表示,专精特新产业学院在建设之初就要建立产教融合的协同育人的机制,企业要深度参与到高校的人才培养课程体系,要进行双师型的师资培养,承接大学生的实习实训,进行联合科研等等,企业会更有针对性地为高校提供人才培养需要的各类资源。
打造精准定向匹配的“产学研模式”
“和一般产学研模式不同,专精特新产业学院要实现需求和资源‘精准定向的匹配’。”嵇峰指出,目前高校一般都设有产学研中心,但效果突出的并不多,“直接问题就反映在精准定向匹配上。”
专精特新企业对创新应用型人才及科研创新有迫切需求,同时也具备资金和生产条件;高校在兼具科研能力的同时对为产业培养人才以及项目研究也有现实需求。如何把企业与高校,按照资源、需求进行精准匹配,也是专精特新产业学院要探索解决的范围。
“比如说我们要建设工程技术中心,协同创新中心、联合实验室、研发中心等,导入产业工程师的队伍,围绕这个产业技术的瓶颈开展协同创新,解决产业的卡脖子问题,这是我们主要的目标导向。”
↑资料配图据ICphoto
相关通知近日发出后,工信部中小企业发展促进中心目前已经收到了几百家高校的积极咨询。
嵇峰介绍,11月份,工信部中小企业发展促进中心会对申报学校进行梳理,后续要制定相关标准,搭建专精特新产业学院的指标体系,根据指标体系,对学校来进行验收或者指导服务。“明年会是一个集中验收期。”
中国中小企业发展促进中心、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中国工业互联网研究院联合发布的《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发展报告(年)》指出,专精特新企业发展与区域经济发展紧密相关。
《报告》显示,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有家集中在东部地区,占比约60%;家分布在中部地区,占比约23%;家分布在西部地区,占比约13%;家分布在东北地区,占比约4%。
专精特新企业的分布不均衡,是否也会影响到产业学院的建设?嵇峰认为,两者确实有些关联。“应用型本科和职业教育比较发达的地域,或者产业聚集的地域,他们建设的产业学院数量肯定是会相应多一些,这是毫无疑问的。”
她表示,后续中心也会考虑推出一些针对性的交流和对接,减少这种“地域鸿沟”不利局面。“东部沿海地区在这方面比较发达,但内陆高校在产教融合方面也有切实需求。”嵇峰指出,针对有些地方留不住人才,企业招不到合适用工这方面,中心探索通过产业学院去着力解决,希望能实现全国范围内资源的共享互通。
红星新闻记者王田
责编任志江实习编辑朱洁英
〖红星资本局〗
本文不构成投资建议,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