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8月22日),是诗人、学者、译者胡续冬离世一周年纪念日。
胡续冬原名胡旭东,江湖人称“胡子”。他被视为中国年代出生诗人的代表性人物,出版诗集有《日历之力》《旅行/诗》《白猫脱脱迷失》《片片诗》,随笔集《去他的巴西》《浮生胡言》《胡吃乱想》等;曾获刘丽安诗歌奖、柔刚诗歌奖、明天·额尔古纳诗歌奖、珠江诗歌节十年大奖。从开始写作诗歌起,他亦一直从事外国诗歌及诗论译介,译诗集《心呀,你在等什么?》《花与恶心:安德拉德诗选》等,并对写作与翻译的关联、诗人与译者之辩、译诗对当代汉语诗歌的影响等问题有着深刻洞见,常以译代作。
8月22日,基于胡续冬生前学术志趣以及家属意愿的“续冬诗歌翻译奖”正式创立,并向公众发起第一届征稿。“续冬诗歌翻译奖”由湖北省北京大学校友会募集资金,胡续冬生前的亲友同人共同创办。奖项旨在奖励全国在读高校生(包括本科、硕士、博士阶段)的优秀诗歌翻译成果,包括各语种诗歌(拟每届划定特定语种范围)。
22日上午,胡续冬的太太阿子在朋友圈转发了征稿启事,并附上两个字——“终于”。
“胡子的存在感特别强烈。去年好多朋友,甚至只是知道胡子的陌生人都很担心我和小朋友,然后给我们寄钱。但我觉得,我还是有能力和孩子一起过下去的。我想把这些钱用到一个更好的地方。”阿子告诉澎湃新闻记者,之后一群朋友就来帮助她,和她商量怎么用这笔钱做一件事情,“我说‘终于’,也是因为中间挺波折的,但是大家都给了他特别多特别多的爱。”
胡续冬“我想他的这一部分能一直持续下去”在奖项设立最初,大伙也曾想过“诗歌创作奖”。
“但诗歌创作类的奖项其实很多了,胡子自己也拿了不少。而诗歌翻译类的奖项,尤其是针对新人的奖项,我自己是很少看到的。”阿子说,“也因为,诗歌翻译是胡子在学校里很重要的一部分。他每年基本都会开一门诗歌课,然后带着小朋友们一起读那些世界各地的诗。那门课说实话我从来没去过,他还挺害羞的,不愿意让我去听他上课。我就想他的这一部分能一直持续下去,就有了这个奖。”
对于诗歌翻译,阿子坦言胡子以前从不和她谈论理念,只会和她吐槽哪首哪句翻译起来好难。“诗歌翻译对我来说是比较陌生的,但是他会和我说起一些很有趣的事情,比如有一次说起哪个诗人完全是自己发明了一些用法,玩语言游戏,用汉语咋翻啊,翻出来怎么弄啊,也好玩。”
在电话那头,阿子轻轻说道:“对这样一个奖,他可能会觉得有点囧,因为他不是一个对奖在意的人。但我想如果能帮助到后面的小朋友,他应该会挺高兴的。没准拿奖的人里面,以后会出现一些很厉害的译者,我就这么想的。”
北京大学世界文学研究所研究员、译者程小牧相信这份奖项的设立能让胡续冬感到欣慰。“他首先是一个诗人,他讲究诗歌实践,讲究对诗的感觉。但他也从事诗歌翻译和外国文学研究,对如何理解和考察一门外语的深层结构和文学性深有心得。更重要的是,他能在两种语言之间捕捉一种创造力,以此回头重新认识自己的母语,以及用母语去阐释另一种文化里的诗意。”
“理想的诗歌翻译应该能同时激活‘诗歌’与‘翻译’,作为译者的胡续冬很多时候都做到了。”北京大学西葡意语系副教授、译者范晔认为,胡续冬的诗歌及诗论翻译是他诗歌“帝国”的“飞地”:可以成为中文读者进入世界文学奇境的津渡,也同时构成一位中国当代诗人创作的旁注,乃至汉语新诗史上一份有待深掘的X档案。
胡续冬希望大家